Search

澳洲Delta大爆發帶給我們什麼的警示?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夫告訴我們
  • Share this:

澳洲Delta大爆發帶給我們什麼的警示?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夫告訴我們

「Humans are driven by self-interest」

「人類總是以自身利益去作選擇」

的確,以防疫角度審示的話,香港是個福島,一而再再而三的小中型爆發都可以快速控制,即使人口密度是世界數一數二,都從未像英美加澳日般大型爆發至醫療系統崩潰。

針不吉到肉不知痛,以機會成本去看,不打疫苗的風險在香港並不像英美加澳日那麼高,ICU和呼吸機的資源未被用盡,即使不幸感染亦有世界級醫護和醫療資源支援。

但疫苗就是這麼有趣的,他就是要你未爆發時盡快打,好讓你減低爆發的風險,即使爆發亦會較為小型,感染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亦可減低。

但經濟學告訴我們,未爆發的時候,接往疫苗的意欲並不高,因為人們不能具像化這病毒的危險之處。不是從事醫療行業的人,不會明白我們日中見過幾多不幸感染後重症或死亡的個案、沒有見過因爆發而要延後中風婆婆或心臟病伯伯的康復治療。

無他,眼不見為乾淨,人們見不到的事情彷彿就無發生過一樣。如果你身處印度或泰國的話,你又會不會有另一番體會和想法?

Delta更甚Lambda的爆發已是不能避免的事,香港總有開關的一日。但要安全地開關就要有足夠的疫苗覆蓋率,不然便會成為澳洲NSW 2.0,1個Delta足已令整個城市癱瘓。

現時NSW爆發後大家都瘋狂搶疫苗,希望盡快將疫情控制下來。封城已封了快2個月,但疫情卻不斷惡化,不少醫院開始出現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政府亦臨時加購大量疫苗和廣泛推行接種。

然而大家卻從沒想過疫苗是要在爆發前打才最有效,爆發後打你首先要等最少21日等大家都打完兩針(現實是不可能1日打完全城的人,至少也要兩三個月才能覆蓋大部分人口)。

任由疫情爆發兩三個月,我們的社會會變成怎樣?沒有人會去想,歌舞聲平連本土確診的個案都可以十隻手指數得完的時候,人們又怎能去具現化疫情爆發的景象?

是的,疫苗要在歌舞聲平的日子打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然而,疫苗要在屍橫遍野全城搶醫療資源和氧氣及呼吸機的日子才能有最大的吸引力

即使日中我們常常在新聞或網絡上見到其他國家崩潰和屍橫遍野的資訊和影片,但只要這些危機不直接影響自己或至親時,其實無人會上心。正如蘇丹和阿富汗每日都有平民和婦女經歷姦淫擄掠十惡不赦的罪行,但活在香港的大家大概不會感受到。

雞先定蛋先,這大概辯論到2046都不會有答案

到底人們最後會怎樣選擇

Time will tell

Your choice, your fate 
============================
後記

不過我對香港人怕死的意志力相當有信心
當疫症重臨的時候,大家又會突然搶打疫苗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90後香港男生 Patreon專欄: https://www.patreon.com/user?u=32901195 Blogger in Meducia 你的健康夥伴 https://www.meducia.com/
View all posts